“哇!太不可思议了!昨天才在影院看到《浪浪山小妖怪》,今天竟然亲自来到永安寺,真是太幸运了!”8月5日,来自北京的刘先生一家在大同市浑源古城的永安寺,眼中满是惊艳与激动。这对他们来说,简直是神奇的奇遇。
作为8月2日上映的暑期黑马电影,《浪浪山小妖怪》自面世以来便迅速吸引了广泛关注,猫眼甚至预测它的最终票房有望登顶暑期档动画电影的冠军宝座。在这部电影的奇幻世界里,山西的古建筑仿佛变成了推进剧情的“秘密宝库”。随着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上映后,山西风光也随之进入观众视野,掀起了一股探索之潮。片中,晋祠水镜台、大同善化寺普贤阁、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等历史遗址纷纷登场,而其中最令人大开眼界的,莫过于浑源的永安寺:那座元代的传法正宗殿,竟变成了连接人妖世界的“秘密地图”。动画团队细致入微的复刻,让每一幅壁画的细节都成为了破解谜题的关键,瞬间将这座坐落在恒山脚下的古刹推向了观众的热议焦点,成为文化地标。
影片的热度一度攀升,而现实中的永安寺也迎来了游客的热潮。游客数量较之前增长了近三倍。景区推出的沉浸式表演《明王演法》,每天在传法正宗殿内上演,场场都人满为患,观众的热情高涨,成为了游客必打卡的体验之一。
展开剩余64%《浪浪山小妖怪》是《中国奇谭》系列的首部动画电影,影片借鉴了《西游记》的元素,但演绎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西游故事。影片讲述了四个草根小妖组成的“草根取经团”,展开了一段奇幻冒险的旅程。小猪妖因惹怒浪浪山妖王被迫逃离,与蛤蟆精、黄鼠狼精、猩猩怪结伴同行,想尽办法冒充唐僧师徒,开始了他们的西行之旅。在路上,他们误闯善化寺普贤阁的妖怪密道,破解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机关彩塑,激活永安寺水陆壁画中的秘境地图,渐渐解开了山西古建筑的文化密码。
这部现象级的动画作品,背后凝聚了超过600人的制作团队,历时两年精心打磨。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上影元公司联合打造的创作团队,共完成了1800多个镜头、2000多张场景图和近200套造型设计。为了完美还原山西古建筑的神韵,制作团队深入实地考察,采集了山西古建筑的斗拱结构、壁画肌理数据,力求实现“让古建在动画里呼吸”的创作理念。
影片通过同一世界观设定,创造了一段全新的平行时空故事。在这段故事中,小猪妖、蛤蟆精、黄鼠狼精和猩猩怪这四个草根小妖意外组成取经小队,开始了他们的西行冒险。身份错位的设定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笑料和惊喜,观众不断发出阵阵笑声。而在轻松幽默的外壳下,影片却也深刻刻画了“打工人”以及“无名之辈”们的艰辛和挣扎,让不少观众为之动容,眼中不禁泛起泪光。
在电影上映后,多个媒体迅速报道了这一现象。8月3日,央视新闻、山西卫视等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了关于《浪浪山小妖怪》的报道,而《中国国家旅游》也在同一天推出了“跟着浪浪山小妖怪游历山西”的专题。
永安寺,位于浑源古城内,也被称作永安禅寺,是《黑神话悟空》中的27处山西取景地之一,还是浑源县七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。始建于金代,占地6448平方米,主建筑传法正宗殿为单檐庑殿顶,殿内以180余平方米的重彩水陆法会壁画为最具特色。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佛、菩萨、仙官、星君等,还有儒家人物形象,展示了天道人三者之间的关系,是一幅中国古代宗教人物的“百科全书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永安寺壁画融入了大量世俗元素,如人物服饰、神态等,更加贴近生活,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宗教的理解与阐释。
发布于:山东省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